编者按: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关系着高校发展的未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未来,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未来。
环境与资源学院青年教师传承“牢记嘱托、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湘大精神,瞄准生态环境领域前沿,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国家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提供人才与科技支撑,用奋斗在新征程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聚焦教学科研,促进学院发展。本期“活力环资青春颂”让我们走近贺晓龙博士。
贺晓龙,男,湖南醴陵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2022年6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长期在我国赣东北、赣西、湘东、湘东北、大兴安岭、闽西南、滇东南等地的重要矿集区开展矿床成因、成矿作用、矿田构造、矿产资源调查、矿山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研究。在矿床地质、Geoscience Frontiers、Ore Geology Reviews、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及校企合作项目等10余项。
教学方面,担任《煤矿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化工过程安全》、《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等课程主讲教师。教学过程注重目标导向,强调教学与科研结合,在课堂上擅于结合自身科研经历与学生互动,关注学生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积极指导学生开展认识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工作之余,钻研教材和教学内容,梳理教学重点难点,把枯燥的学科知识与科研活动同日常生活现象联系,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通过拓展学生想象力来深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2022年新入职专任教师面试试讲中,展现了青年教师优良的教学素养和精神风貌,收获评委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在2023年大红鹰499555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科研方面,围绕金属、非金属、能源等矿产资源展开研究工作,近年来完成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如下:
一、华南腹地赣东北朱溪超大型钨-铜矿床的岩浆-热液系统的演化
该研究从不同尺度的角度刻画巨型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的演化过程。垂向上不同比例尺的地质体特点,包括岩浆房尺度的演化过程(图一,下部),矿石手标本尺度中的矿物共生序列(图中部),以及钨-铜成矿流体和熔体的演化(图上部)。横向上的时间演化序列,包括高温成矿流体从进积矽卡岩矿物中保存的硅酸盐熔体中分离的过程(图左侧),其次是受流体不混溶、流体沸腾和流体混合等机制控制的矽卡岩型钨-铜矿化(图中部),以及岩浆再次侵入后重新激活的岩浆-热液系统和由于流体不混溶、沸腾和混合形成的脉状钨-铜矿体(图右侧)。该成果建立了巨型还原型钨-铜矿床岩浆-热液系统的演化过程,丰富了矽卡岩型成矿作用的理论,对钨多金属矿床的深部资源勘探具有启示意义(Geosci. Front., 2022, 13, 101278)。
图一 赣东北朱溪超大型钨-铜矿床的岩浆-热液系统的演化过程示意图
二、中国东南沿海闽西南拗陷带“马坑式”铁多金属矿床成因
该研究以“马坑式”铁矿的典型代表之一,即大排铁-钼-铜-铅-锌多金属矿产为研究对象,以同位素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为切入点,揭示铁多金属矿床的成因;通过收集并梳理大量的区域地质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重新定义“马坑式”铁多金属矿床;建立侏罗纪-白垩纪时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构造-岩浆-成矿演化的成因模型,对区域资源勘查具有指示意义(Geosci. Front., 2023, 101614)。
图二 侏罗纪-白垩纪时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构造-岩浆-成矿演化模型
三、中国东北大兴安岭中部地区大型银-铅-锌矿床的起源
该研究选取中国东北大兴安岭中部地区二道河银-铅-锌矿床为研究对象,开展流体包裹体、地质年代学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指出成矿流体的来源和性质、金属的来源、矿床形成的时间、两阶段流体沸腾及其导致的银-铅-锌矿化过程。提出该区斑岩型侵入体与矽卡岩型银铅锌矿化之间的密切成因联系,丰富火山岩地层中发生矽卡岩型矿化的理论,对区内未来多金属矿产勘查具有指导意义(Ore Geol. Rev., 2021, 137, 104309)。
图三 中国东北早白垩世地球动力学背景以及斑岩型、矽卡岩型和脉型银-铅-锌矿床的成因模型
贺晓龙博士电子邮箱:geohxl@xtu.edu.cn